在隧道作业中,精准的人员定位系统至关重要。隧道空间封闭、环境复杂,施工时有机械噪音和扬尘,运营中车辆往来频繁,一旦发生坍塌、火灾或车辆碰撞等意外,若无法快速确定人员位置,救援将难以展开,被困人员生命堪忧。日常作业也常因无法实时掌握人员分布,导致调度混乱、延误工期。如今,隧道人员定位系统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。下文将介绍新锐科创4G+蓝牙+Lora融合定位在隧道中的应用:
定位痛点
定位精度不足
隧道内空间结构复杂,电磁环境干扰大,传统定位技术难以精准确定人员和设备位置。施工时,工人实际位置与定位显示可能偏差数米,导致调度指令传达不及时,影响施工协同效率;设备定位不准,易引发机械碰撞,增加安全风险与维修成本。
信号覆盖受限
传统定位技术在长距离、曲折的隧道中,信号难以实现全程稳定覆盖。偏远隧道分支或深埋区域,信号容易丢失,致使部分区域人员和设备定位信息缺失,管理出现 “盲区”,无法实时掌握整体情况。
实时性差
面对隧道内的紧急情况,传统定位数据传输延迟明显。火灾、坍塌发生时,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获取被困人员精准位置,延误救援黄金时间;日常运营中,也难以及时追踪巡检人员、车辆轨迹,降低运营管理效率。
设备维护复杂
传统定位设备在隧道恶劣环境下易损坏,且部署、维护成本高。狭小空间安装设备不便,后续维修、更换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频繁故障还会导致定位服务中断,影响隧道正常运转。
定位原理
蓝牙定位
通过测量信号强度或时间差等方式,估算出人员佩戴的蓝牙标签与隧道内布设的蓝牙信标间的距离,实现初步的位置估计。
4G定位
利用5G网络的宽频谱、多波束特性以及多种定位技术,实现高精度定位。
LoRa定位
用于将蓝牙和4G收集到的位置信息传输到定位服务器,凭借其远距离、低功耗的特点,确保数据在隧道长距离、复杂环境中的稳定传输。
应用场景
人员定位与管理
为隧道内的工作人员配备定位终端,实时掌握人员的位置信息,便于进行人员调度和管理。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,能够快速确定人员的位置,为救援工作提供支持。
车辆定位与导航
在隧道内行驶的车辆上安装定位设备,实现车辆的精准定位和导航。帮助司机准确掌握车辆在隧道内的位置,提高行车安全,同时也便于隧道管理部门对车辆进行监控和调度。
资产追踪与管理
对隧道内的重要资产,如施工设备、消防器材等进行定位追踪,便于管理和维护,防止资产丢失或被盗。
优势
广域覆盖
LoRa技术的长距离通信能力,解决了隧道内通信距离受限的问题,实现了全区域的稳定覆盖,确保定位信号在隧道内的可靠传输。
实时性强
4G网络的高带宽、低时延特性,为定位数据的实时传输提供了保障,能够及时获取人员和车辆的位置信息,便于实时监控和调度。
成本效益高
融合定位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4G网络基础设施,减少了额外的定位设备部署成本。同时,蓝牙和LoRa技术的低成本特点,也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。